首页 >> 学习园地 >> 业界论坛
作者:邵阳市 发布时间:2019-06-18 00:00:00
2017年,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后,坚决摒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惰性思想,千方百计巩固文明创建成果,持续瞄准筑牢精神文明坐标,打好文明建设“四个战役”,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明支撑和精神动力。
01.以党的建设为坚强引领,打好基础建设“阵地战”
近三年来,邵阳中心迅速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中心各项工作稳步发展:狠抓“一岗双责”和“两个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三会一课”纪实管理、党员积分考评、党支部书记“双述双评”等18项规范化管理制度;新成立了中心机关党委,对整合后的12个党支部进行换届选举,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各支部设立“党日活动日”,每月定期开展组织生活;注重党务工作者培训,注重党性党风党纪宣传教育,开展“七一”表彰。将党建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绩效考核,考评结果与党员干部绩效、晋升挂钩;基层党支部的“两个作用”不断提升,工青妇群团组织职能作用较好发挥。中心党委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干群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不断增强,被评为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单位,先后两次在市直机关党的工作推进会上做先进经验介绍,《住房公积金研究》、《住房保障与住房公积金》、《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邵阳党建网、新闻网等媒介相继宣传报道。
在强化党建工作的基础上,邵阳中心狠抓以党建为引领的宣传、思想、文化“三大阵地建设”:(一)狠抓宣传阵地建设。做到“重大会议讲创建、学习培训有创建、视野之内显创建”。通过反复宣传来强化文明认知,确保创建认识高度统一,确保全员参与;在办公楼层、办公区域周边营造出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二)狠抓思想阵地建设。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摄制专题宣传片,编制《文明建设知识汇编》小手册,弘扬“有灵魂、有品德、有责任、有担当”的“四有”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实落小,让文明意识渗透、转化为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坚定了干部职工的信仰、信念和信心。(三)狠抓文化阵地建设。创建学习园地、文化讲坛、宣传橱窗等具有住房公积金特色的单位文化载体,精心打造百米文化长廊、健身房、党员活动室、职工活动中心等“一廊一房三室一中心”的六大精神文化阵地。组建了足球队、瑜伽队、太极拳队,组织开展文体竞技竞赛、春联征集活动,全体干部职工热情支持,踊跃参与。
02.以统筹结合为根本方法,打好凝心聚力“整体战”
(一)突出与全市创建活动相结合。配合市里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战略,积极参与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先后投入4000余万元建成10个标准化办事服务大厅,为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了便利,为城市建设增添了光彩。
(二)突出党委行政相结合。“党委行政既齐抓共管、又各有侧重”的创建领导模式,使得中心文明创建领导责任更明确、精力更集中。党政“一把手”亲自挂帅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创建措施落地到位。做到了“把党建思想引领同业务工作的推进相结合,把‘两个作用'的发挥同业务指标的完成相结合,把党建推进的督导与业务开展的稽查相结合”,同频共振,同促互进。
(三)突出市县两级相结合。专门下发《管理部文明创建宣传与氛围营造工作任务安排》,要求各县市管理部与市本级统一宣传横幅、统一宣传标牌、统一文明建设用语,统一开展文明餐桌行动,做到了两级同评共创,一个也不掉队。
03.以优化服务为基本要求,打好金质品牌“保卫战”
始终坚持重在行动、重在落实、重在见效的文明建设思路,紧扣“六个一”创建重点,大力推行“8S管理”,拓展创建载体,丰富文明内涵。
(一)崇尚学习、加强学习,大力开展培训教育。推进“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单位”建设,从创造学习条件、丰富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机制入手,出台《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年度考试制度》,构建党委中心组学习、领导干部联点党课、深入基层调研、提倡碎片化阅读、定期培训、保障激励表彰等学习长效机制,开展“三课两堂”(党课、业务课、国学课、道德讲堂、“六大微课堂”)教育,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行、法治思维、反腐倡廉“四位一体”培训体系中,重点突出精神文明培训教育:邀请党校教授、道德模范、纪委监委领导等授课,购置《曾国藩家书》《国学与人生》等书籍千余册;集中集体诵读《弟子规》,集中观看《决不饶恕 》《邹碧华》等警示片、教育片;创造性地推出“活动我主持,党课大家讲”活动;要求全体干部职工每年完成学习笔记政治理论1万字、业务学习2万字;开展演讲比赛、计算机操作大比武;推出“书香邵阳在中心”活动,敞开图书室、活动室,广设“微型读书角”,倡导终身学习、快乐工作;大兴调研之风,念好调查研究深、实、细、准、效的“五字经”,坚持和完善“先调研后决策”的重要决策调研论证制度,开展“新市民住房问题调研”等大调研活动,组织“论住房公积金改革转型期应具备怎样的思想和行动自觉”系列评论员文章;多篇论文在全市获奖,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奖;数篇论文先后获得省社科联、全省住房公积金系统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因超额保质保量完成调研任务,在市委通报中获得表彰。
(二)崇尚公益、加强公益,大力开展主题活动。持续开展各类文明创评、“好家风好家训”阅读竞赛等活动;积极开展“三走进三服务”等社会公益活动:成立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组建党员志愿者、雷锋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队伍,采取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的方式,走进乡村、社区、双联企业,开展“精准扶贫”、“学思想、转作风、访民情、解民忧”大走访、“春蕾行动在邵阳”关爱留守儿童捐赠公益行动;参加抗洪抢险活动、救灾赈灾募捐活动;通过“助你大学梦”、“城乡互助、岗村共建”巾帼脱贫等活动,长年坚持对邵阳县河伯乡源头联校的留守儿童和大祥区蔡锷乡蔡锷村的8名贫困学生传递爱心和温暖;在“三述三评三公开”活动中,获得民主测评满意度三个100%。
(三)崇尚争创、加强争创,大力选树先进典型。在文明建设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总结、有奖惩,以确保下一阶段上新台阶、有新提升。坚持开展“党员示范岗”、“青年文明岗”、“青年岗位能手”等系列创先争优活动,持续开展“最美服务窗口”、“最美服务明星”、文明科室(管理部)等创评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文明氛围。
(四)崇尚便民、加强便民,大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优质、文明、高效、便捷”的服务目标,弘扬“对事业尽心,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精细化管理、规范化保障、人性化服务的能力水平,在深化“放管服”、“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四办”改革上发力,以缴存单位与职工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质效的试金石,强化“标准化、效能化、信息化、政务公开”四个服务,实现“减证便民”再瘦身。设立政务中心分中心,建立“环节最少、收件最简、速度最快”的效能服务标准,力推“最多跑一次”便民举措。牢牢把握资金安全牛鼻子,严格规范管理。
自2010年成功创建市级文明单位以来,邵阳中心于2012年、2014年分别创建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标兵单位,于2017年顺利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连续十二年被评为全省优秀、先进单位,连续被评为市绩效考核优秀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单位、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等92项国家、省、市级荣誉。所辖10个县市管理部均成功创建市级文明窗口单位,并获得“省青年文明号”、“省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8年底,该市共有5351个单位、21.39万人缴存了住房公积金,累计归集187.02亿元,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155.11亿元,累计向政府上交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4.64亿元,有力地助推了邵阳经济社会发展。
04.以创新发展为永恒主题,打好文明建设“持久战”
八年创建惊涛奔涌,朝夕深化风鹏正举。为不断巩固、深化文明建设成果,确保文明建设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邵阳中心突出“常态长效”,确保文明建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2018年3月初,该中心结合全国文明单位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按照一年突出一个重点任务的步骤,制订《持续开展文明单位建设活动三年行动规划(2018-2020)》,明确了“2018年形成文明习惯、营造文明氛围、2019年抓好文明服务、2020年抓好志愿服务”的文明建设重点工作;4月初,制订《2018年度文明单位建设计划》,规范实施“文明四仪三个一”工作举措;7月下旬,省委讲师团走进邵阳中心开展巡回宣讲,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融相合的新高潮;10月底,集中开展“言、行、容、礼”四仪培训,持续弘扬执着务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持续保持文明创建的热情和温度。至此,邵阳中心“一年一体检,两年一复查,三年一规划”的文明建设长效机制雏形已成。
文明创建成就了邵阳住房公积金,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又为住房公积金事业注入了蓬勃生机与活力。下一步,邵阳住房公积金人将不负荣光与使命,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与执着,坚持“深化、完善、巩固、提高”八字方针,在巩固中坚持,在坚持中深化,团结进取,勠力同心,全力推进新时期住房公积金事业走得更稳,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住房公积金论坛 6月17日 马军 文字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探讨,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