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园地 >> 学习心得

发挥主体作用清理长期封存账户 [2022-05-07]

作者:邵阳市 发布时间:2022-05-07 00:00:00

从1991年试点至今,住房公积金事业发展己有31年。在长期的过程中,职工因各种原因,如改制、工作调动、退休、离职死亡等,原单位账户停止缴存,未能及时办理销户或转移,逐步形成长期封存账户。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公积金的退还,这笔资金归职工所有,可以继承,因此,将其退还给权益人是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尽的职责。可由于长期与职工失去联系,中心、单位、职工个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清理工作巨大的障碍,使清理工作成为业界的难点。本文试通过对帐户清理工作主体的分析,理出清理工作的思路。

一、清理工作的主体构成及其作用

封存帐户清理工作主体,并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这个责任主体单独存在,而且与其管理过程中的关联对象相关。住房公积金一经缴存,中心、企业、职工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关系。中心作为管理主体,负责住房公积金的归集使用,对职工而言,是资金代管人,是债务人。单位与职工作为缴存义务人,是公积金的缴存主体。职工既是缴存义务人,也是公积金的权益人,对中心而言,是债权人。清理封存帐户,是职工实现权益的一种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三者的作用是不同的。中心作为清理工作的责任人,是责任主体,负责清理政策及流程办法,兑现债权人的主张,发挥着主导作用。职工作为权益人,是权益主体,按要求实施权利主张。单位处于二者之间,是连接双方的桥梁,一方面,中心将清理对象、清理政策、清理流程等信息传达给企业,企业作为桥梁,将上述信息传递给权益职工,又从职工那里,获取个人信息及诉求,并反馈给中心,最终帮职工实现权益,单位发挥的,是主体桥梁的作用。信息由中心→单位→职工→单位→中心→职工的流动,是双向的信息流动,三者实质为同一流程中三个不同性质的平等主体。即中心作为政策推行主体主导政策,单位作为沟通中心与职工的中间人,是信息传递的主体桥梁,职工是政策受益人,是权益主体。清理工作需三个主体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没有中心主导,清理政策落实会无序,没有单位引导沟通,政策目的就会偏离轨道,没有权益主体的参与,中心与单位的工作目的就不会实现。因此,完成清理任务,必须三个主体的充分参与及有效配合,忽视任何一方,都影响清理工作的效果。

二、三大主体的工作机制

清理中,三大主体是如何运作,最终实现权益主体的债权呢?根据信息双向流动的特点,可通过以下流程实现。

在这个基本流程中,中心作为政策执行部门主导清理,单位作为主体桥梁引导清理,职工作为权益主体主动参与清理。

1、中心信息梳理分类。将长期封存帐户按单位整理出单位明细,再根据“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关键信息的完整性分为“信息完整型(a型)”与“信息缺失型(b型)”两类,分别造表,连同“信息变更申请表”、“委托集中代办表”,“委托个人代办表”、线上办理流程、办理条件等交由单位。a型名单中,又可分为两类,即仍可缴存的和不再缴存的,所采取的措施则分别是催单位恢复缴存和通知职工主动清理。

2、单位确认引导。单位对名单分类进行确认,通知职工办理,并告知支取条件、办理途径、办理流程等,根据沟通情况受理职工委托,同时收集信息。

3、职工选择办理。不同类型职工根据了解的政策结合本人情况选择办理方式。a型可选择本人柜面办理、本人线上办理、委托他人代办、委托单位集中代办等方式,委托代办的将资料托付给受托人。b型先报信息变更,同时选择办理方式(自主向单位报,单位确认,委托单位集中报变更,再集中办理;2、职工向中心自主申报,由单位证明,职工通过柜面办理信息变更,再选择线上与线下办理。)。

4、中心线上线下同步办理。中心与单位或职工交接资料,线上或线下同步对a型客户办理,修改b型客户后,再按客户选择方式办理。如a型客户信息不准确,柜面办理时,前台先按程序修改信息,再正常办理,线上则终止办理,再按b类报单位修改信息,选择办理方式后办理。

整个过程中,“单位确认引导”及“职工选择方式”最为关键,这是桥梁作用与职工主体作用的发挥过程,其效果将决定整个清理目标的实现。

桥梁完成了信息的有效传递,才能发挥作用。单位,作为中心连接职工的桥梁,只有联系到所有的人,才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联系上的人都来办理,才能从根本上清理封存帐户,实现目标。以改制破产企业为例,企业改制后,存在单位与职工长期失联的情况。一方面,企业清算后,职工就彻底脱离了企业,另一方面,即便有留守机构,机构人员更迭,也不太可能清楚每个职工的去向,客观上有一批“失踪”人员。这就需要借助职工后面的影子单位(或称隐性组织)——社保机构、工会、老龄组织、“厂友圈”等,对这部分人,需要打听他们以前的圈子,通过己办业务的熟人了解线索,利用“圈子效应”找人。

职工只有选择并主张权益,权益主体作用才算发挥。职工选择方式问题,既有愿不愿意办理(是去办理,还是放着不管?还是彻底放弃?)的问题,也有怎么来办(通过线上办还是线下办?是本人办理还是委托办理?)的问题,而愿不愿办是前提。人,都有“经济人”的一面,做什么事,都要考虑投入与回报,只有收获大于负出,才会主动作为。对于低余额者,如果来办理业务费时又费力,得不偿失,他不会选择做,但如果明知权益受损时,他们又会选择申诉。而有些人,虽然余额较多,但因为年老不便,或者路途遥远,也不缺钱,所以,对权利暂时不主张,也不会主动来办。于是,便有了“不知道办”、“不知道怎么办”和“不愿意来办”的三种人。

    所以,充分发挥单位引导主体作用及调动利益实现主体(职工)的积极性至关重要。

三、发挥责任主体主导作用的着力点

中心作为整个清理工作的主导,需要考虑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清理封存帐户扫清障碍,需从多方面着力。

一是保证政策信息与业务信息质量,确保业务信息完整、真实、准确,分类到位,政策信息明晰,操作流程简单,方法便捿,为顺畅办理提供基础。

二是丰富信息传播途径。要做到宣传到位,尽可能根据信息受众特点(老中青年皆有,分布各行各业),采取多种广告方式(固定式公告与流动广告、官媒与自媒体),营造氛围,为职工获取信息拓宽渠道。

三是诚心奉献文明服务。清理长期封存帐户,是退款服务,也是以退为归的归集工作。这是维护职工权益的实际举措,哪怕职工只取一分钱,也是兑现对缴存者“保值增值”的承诺,更应有一百分的热情,真心为职工利益考虑,同样需要当初公积金建制时的诚意与韧劲,必要时,上门服务采集信息,再批量办理,用心感动职工,获取职工支持,为工作开展持续源动力。

四是线上线下服务提效率。以更经济的方式,打消“经济人”的顾虑,实现职工“存有所值”,为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利用行业信息,补充缺失信息。这是由被动向主动的转换,适用于失联人员的查找上,通过相关行业协查搜集信息。比如,企业改制后,己达退休年龄并领取退休工资的,职工姓名、身份证信息、退休单位信息、工资帐户信息等在人社资料库中可以找到。又如,疫情以来,职工基本完成疫苗接种,职工能联系的手机号码可通过卫健部门数据找到。只要能开展协查,充。分利用相关行业信息,中心可主动找到失联人员,实现帐户清理。如果将职工主动提出清理诉求当作中心的被动清理,那么,中心通过千方百计找人清理,则是中心的“主动清理”行为。对失联职工,更应“主动清理”彰显清理工作的主体责任。

故综上所述,我们可从中理出一条清理工作思路。根据信息正确与否的特点分类施策,利用线上服务较验信息的准确性,充分利用单位的职工信息及人脉网络传递信息,线上与线下服务同步进行,双向推进,主动出击,通过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作用,以最经济高效的方式帮职工实现权益,完成封存帐户清理工作任务。

                          

                                                         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李明学于2022年4月5日


版权所有: 邵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地址:大安街18号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邮政编码:422000

湘公网安备43050302000150号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许可编号:湘ICP备10024745